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学生工作
学生工作
  • 寻迹“四千精神”,解码温州城市基因——智能制造学院实践队探访世界温州人博物馆
  • 作者:巩彦平  编辑:  来源:   时间:2025-07-15
  • 7月14日,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“深访蓝色新质生产力·解码红色工匠基因”暑期实践队走进世界温州人博物馆,开展了一场穿越千年商脉的精神寻根之旅。队员们在这座记载着温州人闯荡天下足迹的殿堂里触摸历史脉络,在交流研讨中碰撞思想火花,解码蕴藏于瓯越大地深处的创新基因与工匠精神。

    实践队队员们走进位于鹿城区市民中心的世界温州人博物馆。迎面而来的巨幅油画“惊涛拍岸,红日出海”瞬间将队员们带入温州人搏击风浪的壮阔征程中。作为中国首个聚焦温州人群体精神的专题博物馆,这里以“弄潮儿——走向世界的温州人”为主题,通过“千年潮起”、“百年潮涌”、“时代潮头”三大单元,系统展示从古代海上丝路先驱到改革开放弄潮儿的奋斗传奇。


        “这片土地‘七山二水一分田’的地理环境,迫使温州人面朝大海,开拓求生。”讲解员介绍道。在“千年潮起”展区,队员们驻足于宋代瓯窑青瓷、漆器等外销珍品前,感受温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的商贸基因。而当看到近代温州开埠通商的历史文献,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桥头镇纽扣市场、柳市电器等标志性展品时,看到了温州制造从‘作坊’到‘品牌’的进化密码,这正是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生动写照!”

    “时代潮头”展区展柜中陈列着中国第一批个体户营业执照、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的文件复刻件,墙上镌刻着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宣言。一组数据震撼人心:全国第一批个体户执照发放、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、第一条自筹资金建造的地方铁路……数十项“全国第一”在此诞生。


    展品中老式电视机、打火机生产线和现代智能装备的对比,让我们理解了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。温州人用‘走遍千山万水,说尽千言万语,想尽千方百计,吃尽千辛万苦’的‘四千精神’,为今天发展蓝色新质生产力埋下了伏笔。


    座谈交流中,队员们铺开笔记,结合智能制造专业背景展开热议。深入讨论了正泰、德力西等企业从家庭作坊蜕变到全球电气行业先锋的转型历程。在探讨中,队员们还特别提到了温州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。他们认为,温州模式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初期的创业精神和市场敏感度,更在于其不断适应时代变化、持续创新的能力。

    据悉,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以年代为脉络、史实为线索、人物为亮点,展示温州人精神风貌、温州模式创新、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等良好形象和成就。它是世界温州人寻根乡愁的基地,向走在建设现代化路上的温州乡贤致敬的场地,是世界温州人的情感地标与精神家园,是温州人精神、温州人创业奋斗史、温州人走向新时代的展示平台,是促进海内外温州人互动交流、情系家乡的重要窗口。





    心得体会




    走进世界温州人博物馆,一部鲜活的奋斗史诗在眼前展开。最打动人心的是“四千精神”的具象呈现——从走街串巷的货郎足迹到遍布全球的商网,老物件无声诉说着敢闯敢拼的传奇。乡土与世界在此交融:瓯剧、木活字与海外坚守传统的画面交织,展现了温州人“根深故土,翼展全球”的独特气质。更可贵的是精神的传承,从“鸡毛换糖”到数字经济,那份敢为人先、善创善成的基因代代相传。此行深刻感悟:温州人的成功,核心在于面对未知的非凡勇气、对故土的深沉热忱,以及在时代洪流中永葆的坚韧。这精神烙印,令人深省。

    机电2402刘金康

    参观世界温州人博物馆,深感温州精神的震撼。馆内史料展现了温州人敢闯敢拼的历程:从早年走南闯北做小生意,到如今全球布局产业,四千精神贯穿始终。他们用智慧打破地域局限,在世界各地扎根发展,同时不忘反哺家乡。这种坚韧、务实与抱团的特质,既是温州人的财富,也印证了哪里有市场,哪里就有温州人的传奇。这份敢为人先的魄力,值得每个追梦者学习。

    机器人2401卢婵

    馆内陈列的泛黄票证、简陋样品与闯商老照片,生动诠释了温州人的“四千精神”——以“走遍千山万水”的足迹、“吃尽千辛万苦”的坚韧,在资源匮乏时代拓出商业版图。更震撼的是“敢为人先”的基因:从首创个体私营经济、农民集资建城,到建立首个专业市场与民间银行,温州人始终以“敢吃第一只螃蟹”的魄力打破陈规。这场参观不仅是历史的回望,更让我深刻领悟:唯有将脚踏实地的“四千精神”与突破创新的胆识结合,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。

    自动化2401史滨宇


备案号:浙ICP备06027531号 地址:中国·温州茶山高教园区(温州大学城) 支持:麦拓信息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