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学生工作
学生工作
  • 溯工业之光,铸智造之魂—智能制造学院实践队赴东屿工业遗存公园解码“红蓝基因”
  • 作者:巩彦平  编辑:  来源:   时间:2025-07-17
  • 为深挖工业遗产中的红色工匠精神,探寻其与当代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结,716日,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深访蓝色新质生产力·解码红色工匠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温州之光东屿工业遗存公园,开展沉浸式主题研学活动。

    步入由东屿电厂改造的能源博物馆,实践队员们立即被高耸的钢架结构与斑驳的工业设备所震撼。在工业遗存厅一台锈迹斑斑的钢球磨煤机静静矗立,它们表面的锈迹与岁月痕迹,无声诉说着东屿电厂曾经的辉煌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,看到了老一辈工匠们在艰苦环境下,想尽千方百计、吃尽千辛万苦投身建设的身影,他们的初心与执着令人动容。


    博物馆二层的互动实验区,实践队亲身体验了“科技赋能”的具象化场景,进一步理解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


    在互动大屏幕前,通过动态图文清晰了解到能源技术的发展逻辑。左侧展现传统火力发电流程及损耗局限,右侧呈现新能源系统的光生伏特效应、储能原理与智能电网调控,注释点明每一次突破都是对“高效”与“绿色”的追求。大家在交流中具象理解了技术迭代,更明白无论是老一辈工匠优化机械结构,还是如今在算法与材料上创新,核心都是以智慧突破瓶颈,推动生产力升级。


    漫步东屿工业遗存公园,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让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。从工业遗存中老一辈建设者的奋斗印记,到能源博物馆里新能源发展的蓬勃活力,大家清晰看到传承与创新的接力。队员们纷纷表示,这次参观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,他们在东屿工业遗存公园中,看到了红色工匠基因的传承,也触摸到了蓝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搏,未来将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,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

    心得体会




    我们温职院智能制造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东屿工业遗存公园,触摸温州工业进化脉络。园内,退役机床保持运作姿态,斑驳管道爬满藤蔓,难掩当年气势,同学轻抚老式冲床导轨,满是敬意。转型展区里,旧厂房改造的科创空间内,3D 打印机复刻当年零件,新旧制造工艺完成跨时代对话。实践队成员围着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展板热烈讨论,有人称让老工业焕发新生是智能制造使命。夕阳下,巨型冷却塔剪影与科创园交相辉映,大家深知传承工业精神、精进技术能力,才能在产业升级浪潮中勇立潮头。

    自动化2303曹超

    参观温州东屿工业公园,对我触动极大。这座由老电厂改造而来的公园,保留了诸多工业遗迹,如高大的烟囱、巨型的机器设备等,它们见证了温州工业的辉煌过往。通过馆内互动装置,我体验到科技与工业结合的魅力,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有了更直观感受。未来我会把这些收获融入学习与生活之中。

    电器2301叶阳坚

    参观东屿工业遗存公园,像翻开了一本立体的历史书。课本里说的“工业发展”,在这里变成了能触摸的锈迹机床、能仰望的老旧烟囱。曾经的生产车间改造成展厅,墙上的老照片讲着工人们的故事。看着新旧交融的景象,突然懂了:进步不是把过去推倒重来,而是像这里一样,让老东西有新用处。这些遗存不只是摆设,更是在告诉我们,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印记,而我们要学会带着这些印记,继续往前走。这种传承的智慧,比课本上的文字更让人难忘。

    机器人2401卢婵


备案号:浙ICP备06027531号 地址:中国·温州茶山高教园区(温州大学城) 支持:麦拓信息技术